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孔融与郑玄相见,诗词成了小道,两人很快谈到经义。
经学大师论经,对于在座众人来说,是难得的学习机会。
客厅似成了学堂,也无人敢于下箸,郑玄看不下去,对孔融道:“不如我等先行吃饭,后到书房去谈。”
众人草草吃过饭,一起拥去书房。
书房虽然宽敞,一下子拥进这许多人,也稍觉有些拥挤。
姜述方要说换个地方,孔融知他之意,笑道:“无妨,谈书论经,席地而坐也无妨。”
郑玄、孔融论了一会经,很快因“道”
字之义争辩起来。
郑玄见众人皆聚精会神听讲,只有姜述隐然有不服之意,好奇地问道:“姜家公子,你莫非也习经义不成?”
姜述后世之人,对于“道”
字理解自然与众不同,方才听郑玄、孔融所言皆有偏颇,心中并不认同,道:“小子习过经义,因此也常思‘道’之意。”
“试讲之。”
孔融闻言,顿时来了兴趣。
“多谢太守大人抬爱,道博大精深,小子如何理解得透?只不过听两位先生论道,有些不同想法。”
姜述答道。
孔融道:“何为道?请姜家子阐述一下。”
“道是浑全之朴,众妙之门。
从某一侧面来理解,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,是盲人摸象,显然是片面的。
从另一方面看,道生成万物,又内涵于万物之中,道在物中,物在道中,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,都通向了道,小子从这方面来理解,也不知对不对?”
“接着说。”
孔融见姜述坦然回答,此时存了考量之心。
只因姜述所言,并未套用典籍,其意表达却很准确,又有新意,孔融和郑玄皆为经学大师,不禁都来了兴趣。
“道不仅是宇宙之道、自然之道,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,而思道者须有德,而德并非通常的道德或德行,而是思道者所应必备的对世界的认识、为人处世之原则。
若是德低道则低,德高则道高。
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。”
如此解读,将道关联上了德,有些道家的论点,虽未引用典籍,但所说之德就是道德标准,应该也没问题。
孔融与郑玄对视一眼,各自狐疑,心道这姜家子胆子够大,竟然如此理解儒家之道。
其实姜述穿越以后,对四书五经经义也在琢磨,这个年代,读书不习经,会让人视为怪异。
穿越时间越长,姜述对于本身定位有时十分茫然,琢磨出许多办法,却没有找到一条甚为完美的道路。
但是钻研经学,最不济也可以成为一位名士,不论何人当权,都不敢轻易杀了自己。
何况姜述可以拿来主义,现代国学大师的讲座还能记得一些,因此研究经义比起常人要简单许多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