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两人落座,孔融笑道:“小友大才,一书尽收天下读书人之心。”
姜述急道:“此为犯忌之语,小子本为天下人谋利,目前传言甚多,或为小人陷害,以乱圣上视听,方才之语便可使姜家族灭矣。”
孔融闻姜述所言有理,略一寻思,道:“合朝文武倒是无妨,只是奸宦横行,却是不得不防。
不过小友之才确是惊人,若非本官亲眼目睹,仅是耳闻亦不敢相信,何况他人?”
“望大人救救小子。”
姜述拱手求道。
“本官写几封书信,明日随同上书送去京中,与数位大人说知。
奸宦当道,小友所言不得不防,但本官既然看中小友,又怎容其加害!”
孔融道。
“多谢大人。”
姜述连忙施礼谢道。
“本官亦有所耳闻,说小友乃系神授,可确实否?”
孔融问道。
“太守待小子如同子侄,小子不敢蒙骗。
自四岁读书始,间或有神人传授,因此虽然年少,但是诸子百家书籍,却是都通。
至于这《三字经》,亦是神人指点小子而为之。”
姜述答道。
“噢?传言果然是真?”
孔融说完,眉头一皱,又问道:“神人为何人?”
“为黄梁神君,与国初留侯是同门。”
姜述道。
相传张良曾得神人黄梁公传授,为东汉开国名臣,又知道进退,功成名就一心向道,抛却富贵,四海云游。
汉初功臣得善终者少之又少,张良却是一个例外。
张良事迹代代传颂,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,姜述托言此事,就是怀着让皇家释疑的念头。
孔融眉头顿时伸展,又道:“无妨,本官自会上书说明此事。”
稍顿一下,又问道:“神君可曾传小友兵书?”
姜述摇头道:“不曾,神君有言,乱世当行兵策,治世只须文功。
如今天下承平,只须躲过一场大灾,未来便是太平盛世。”
孔融异道:“大灾?”
姜述道:“数年内必有内忧外患,内有乱民扰乱宇内,西北有外族寻衅掠边,却是一场空前大劫。
然而朝内武略之才常有,外有名帅率军荡平,内有诸将扫除乱贼。
文治虽有名臣在朝,却因没寻到上古圣意,难使朝廷清平,因此授小子神识,让小子倾一生之力,寻求上古圣意,助皇室开万年太平局面。”
孔融笑道:“当初一见,便知小友日后必为朝廷栋梁,今闻小友得神人真传,本官虽然不才,必助小友免受迫害。”
“如此有劳大人。”
姜述再次谢道。
次日,北海公人快马赶往洛阳,及到洛阳,按照孔融吩咐,分头至袁愧、蔡邑、杨彪、王允、崔琰等重臣府上,奉上孔融私信及一本《三字经》抄本,才往衙门投送公文。
孔融结连者,都是当世名家士族著名之人,皆是饱学之士,先读《三字经》,知道本书果如孔融信上所言,实为启蒙绝佳教材,又见书中有本族贤人大名事迹,晓得此为千古流芳之事。
再读孔融私信,对于求取朝廷旨意,使此书成为少年启蒙之书皆无疑义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