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要知道清军入关二十年来,与明军、顺军、大西军、郑军征战多年,大小战役无数,作为核心根本的满洲兵几次成建制被明军消灭,损失相当大。
远的不说,近的就有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在镇江一战阵斩四千余真满洲兵,其后又在厦门击毙清安南将军达素指挥的真满三千余。
两战就足足打掉了满洲一个旗的实力。
尤其厦门之战因为清军损失太大,都流传出顺治于厦门被明军炮火击毙,达素吓得吞金自杀的流言。
不过顺治的确是于厦门之战后一个月驾崩。
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,众说纷纭。
王五对顺治怎么死的不感兴趣,他喜欢算。
算的结果是他认为清廷现在能用的满洲八旗兵可能就五六万人。
并且满洲八旗不管是将领还是下面的旗丁,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。
这一点从晋王李定国“两蹶名王”
后,清廷几乎不再出动满洲八旗与明军大规模作战这一事实可以证明。
接下来几年对明永历朝廷的攻伐主要是汉军和绿营,其中又以吴三桂部为主力。
清军统帅信郡王多尼所率的八旗兵不过是在后方督战压阵。
因此,王五分析这次清廷派靖西将军穆里玛、定西将军图海领一万京营满八旗入剿夔东,又调西安将军傅喀禅领5000西安驻防满洲兵同剿,除了想让满洲新生一代在战场上历练一下,可能更多的是想抢功。
就是不让以汉人组成的绿营在与明朝的最后一战中拔得头筹,因为那样会让大量汉人文武凭借军功获得清廷的高官厚爵,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。
这个可能性是极大的。
那个曹家包衣奴曾说现在不仅吴三桂本部实力雄厚,其部将王辅臣在甘肃平凉为提督,李本深在贵州为提督,吴之茂在四川为总兵,马宝、王屏藩、王绪等吴部大将不是提督就是总兵。
这些吴三桂的亲信分据各处险要,手握重兵,已经让清廷如鲠在喉。
那这些吴的部将是怎么迁升各处的?
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有军功!
不过那个曹家包衣奴漏说了一人,此人就是正在西线围剿明军的四川提督郑蛟麟。
这人也是吴三桂的亲信。
不仅四川绿营有吴三桂的人,陕西、湖广同样有吴三桂的人,或有可能将来会响应吴三桂的人。
因此,为了防止汉人将领凭借军功坐大,清廷就不得不派出大量满洲兵前来夔东抢功。
否则,在绿营成功剿灭明军后,对于那些有功的汉人将领,他们是赏还是不赏呢?
不管从哪个角度看,对夔东的最后决战都不需要满洲兵参加,光四川、陕西、湖广三省的十几万绿营兵就绰绰有余了。
夔东明军若真有能力打破封锁突出去,也不至于被清军困在这片不毛之地长达十年。
如果王五仍就是从前的王五,他自然不会去想这些,也压根想不到。
眼界受限。
现在的王五,却是能凭借对未来的了解将清廷的小心思看得透透!
但这会他看得再透也没用,只迫切需知道杜敏的部署。
就是那个在老木崆指挥叛军围攻刘体纯的副都统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