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【06】太平公主覆灭
李隆基在大唐历史上,是继太宗李世民、女皇武则天之后,又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帝王。
虽然英明果决,但在继位之初,他与他的那些势力全都摆在明面,又有太上皇和太平公主的掣肘,一举一动受人关注,很难有所作为,直到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小人物出现。
河内人王琚,出自小官僚家庭。
神龙元年(705年)与驸马王同皎结识,为其所看重,密谋刺杀权臣武三思。
不幸遭到宋之问、宋之逊兄弟举报,王同皎被中宗李显处死,他逃江都隐姓埋名,靠替人抄抄写写聊以为生。
睿宗李旦继位,替王同皎平反,他才敢重返长安。
凭借还算不错的才识,得以选任诸暨主簿。
他嫌诸暨远离长安,且官职低微难有前途,不愿赴任。
这些年他虽逃亡在外,但却时刻关注着朝中时局的变化,他敏锐察觉到了历史的转机即将来临。
要想改变命运,就要找到正确的人,而这个人无疑就是韬光养晦的太子李隆基。
经过几天的前思后想,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浮现,于是大着胆子跑到东宫求见李隆基。
当时的李隆基在与太平公主的争权中处于劣势,处处受到太平公主打压,正在急需用人之际。
听到有人求见,便让身边宦官引他进来。
王琚走入宫内,故意把脚步放缓,伸长脖子四处东张西望。
宦官小声提醒他:“你注意点礼数,殿下就在附近。”
他却放开音量大声说:“什么殿下?我从没听说过!
现在朝中只听有太平公主一人而已。”
李隆基察觉此人行为怪异,且话里有话,把他叫进内室询问。
他说:“韦庶人毒死先帝,人心不服,诛灭她很容易。
太平公主是则天大帝的女儿,为人狡猾,手段狠辣,朝中大臣大多听她指挥,这才令人担忧!”
这话戳到了李隆基的心坎,李隆基肃然起身,恭敬请他坐下,哭泣着说:“父皇的同胞现在只剩下姑姑一人,杀了她会让父皇难过,不杀她又害怕将来会危及天下,这该怎么办才好!”
王琚知道关键时刻到了,遂把这些天早已准备好的一套说词和盘托出:“您有孝心这没错,但是天子的孝顺不应与普通民众等同,应当以安定江山社稷为重。
想当年汉昭帝的姐姐盖主,从小受到礼遇厚待,有罪了仍遭诛杀。
掌握天下的人,怎能只关注小节!”
李隆基大为高兴的说:“您有什么才能,可以与我同行。”
王琚一脸莫测高深的样子,微笑回答:“我会炼制丹药,略通阴阳术数,还能逗您开心。”
李隆基认为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高人,当即把他留下,引荐他做了东宫属官。
客观的看,王琚虽非治国理政的大才,但的确有些才能,为人又颇为机智诙谐,替玄宗出了不少好点子,深得玄宗信任。
玄宗继位做了皇帝,将他提拔为中书侍郎,专为自己出谋划策。
当时,朝中宰相除了刘幽求、张说,其他多数已投靠太平公主。
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炜密谋,想要动用羽林卫诛杀公主。
经过请示,得到玄宗默许。
谁知计划还未实施,张炜却将此事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。
玄宗大为惊恐,立即在第一时间上报太上皇,毫不犹豫的把锅甩给了刘幽求与张炜。
刘幽求坐罪下狱,被有司判处死刑。
玄宗出面替他开脱讲情,总算免去死罪流放封州(广东封开县,古属岭南),张炜、邓光宾也分别被流放峰州、绣州。
由于谋事不机,宰相班底里只剩张说一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。
至于魏知古、陆象先,两人一个是太上皇的人,一个清静无为就是个摆设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。
崔湜于是提议太平公主,把张说以左丞身份调往东都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