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孔融笑着上前,拉着姜述,环视众人,笑道:“此便是本官小友姜述,此子大才,可为本官之师。”
姜述连忙谦道:“小子多谢太守大人抬爱,实则才学与大人相比,无地自容也。”
孔融将姜述接进门来,向诸人依次引见,众人落座,孔融问道:“与小友相别数月,小友又长高一些,家堂康健否。”
姜述答道:“多谢大人挂念,代家堂问大人安。”
孔融笑道:“方才与众人谈起小友论道,众人皆受益非浅。”
众人纷纷附合,不吝赞美之语。
姜述道:“小子拙见,谢诸位不吝指教之恩德。”
孔融道:“此次前来,莫非又有大作问世?”
姜述道:“小子不敢,因为《三字经》成书,特来请太守指教。”
说完,姜述将一个包裹交给孔融。
孔融阅至“融四岁,能让梨”
此句,不由笑道:“此书字字珠矶,只是将本官少年丑事写入其中,却有些不伦不类。”
此书一出,必为后世童子启蒙之书,孔融能名列其中,为名传千古之美事,嘴上如此说话,欢喜之色却已洋溢脸上。
姜述笑道:“大人如此美德,当得儿童启蒙的最佳案例之一。
大人且看下去,后面还附有讲义。”
孔融仔细读完,道:“果然是好书,此天下蒙童之最佳选择。
为何其中空有数十行?”
姜述解释道:“此书全文应是一千零十字,因小子家中藏书不全,因此缺少事迹,故而其间留有三十行,计一百十字容后面补上。
小子近期将去拜访相关世家,选其警醒世人之事例,斟酌以后丰富其中。”
孔融点头道:“此书必为天下人造福,本官即刻上书,明日使人送去朝廷,让朝廷下诏,将此书抄录传达天下郡县,以为天下启蒙教材。”
孔融此语,实含私心,其名列于经书之上,自然想让此书得到朝廷诏书而为天下学童启蒙教材,孔融则成了圣人之后孔家又一个千古流芳的人物。
众人见孔融评价如此,甚是好奇,不由开口索书拜读。
孔融本欲将此书推达天下,笑道:“本书只有两本,不若让姜家小友诵读一遍。”
姜述接过《三字经》,当厅朗读起来。
《三字经》本为其所撰,近日费了不少脑筋,编得朗朗上口,加上尚未变声,更让人感觉此确为蒙童的绝佳教材。
读到一半,下面开始骚动起来。
荀季乃荀家子弟,闻听方才孔融所言,知道此书必会成为朝廷钦定的启蒙书籍,荀家子列名其中,此为名传千古之举,未等姜述念完,便上前求得另一本经书,当厅抄录起来。
古代文人最重名节,姜述所改又是刻意而为,在座诸位都是名士,或是其祖上、或是其叔伯、或是其师友列名书中,一时间除了数人无关联之外,其余众人纷纷上前,争先恐后要求抄录。
辛评在侧,未听见有辛家人列名其上,不由眉头锁愁,在旁闷闷不乐。
孔融在侧观察,自是明悉其意,走近小声道:“此书尚未定稿,辛家历代多出贤人,兄将家人事迹整理出来,让姜家子知晓,未来定稿之时,定有辛氏一席之地。”
辛评闻言,顾不得面子,疾趋到姜述身边,施礼道:“听闻此书尚未定稿,未知我辛家能否名列其上?”
姜述笑道:“先生勿要多礼,小子所知各家贤士事迹不多,因此还须补充。
辛家历代贤人众多,定然能够入选,只是小子孤陋寡闻,不知辛家贤人故事,因此不敢胡乱书写。”
辛评心中稍安,道:“小友稍候,老夫立即去书写辛家贤人事迹,请小友将辛家列入书中,辛家上下定会深感大德。”
姜述虽然存了收买世族大家的念头,却料不到此书会让文人们如此重视,心中暗自对古人名节之重另行估量。
众人为了抄书,厅内纷纷乱乱,姜述悄悄对孔融道:“众人各不相让,恐伤和气,何不使人朗读,众人抄录便是。”
孔融点头称是,让下人准备笔墨,安排门客诵读,又安排人手日夜抄录,以备亲朋好友索要之需。
安排完毕,已是过了饭时,众人此时怎还顾得上饮宴?孔融环视客厅,不由摇头苦笑,招呼姜述到书房叙话。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