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望着朱高煦,朱元璋沉默良久,他想起了朱标临死前对他说的话。
最终因为冬季寒冷的原因,他不忍朱高煦的膝盖受罪,便走下御陛,伸手去扶朱高煦,同时轻声道:“别跪了。”
“谢皇爷爷。”
这一刻,朱高煦清楚的感受到了朱元璋手臂传来的力量,以及力量背后表示的真切关心。
虽然朱元璋对自家子孙的要求很严格,甚至让人觉得变态,但必须承认,他对自家子孙的关心与疼爱也同样超乎寻常的好,好到令人羡慕又嫉妒。
朱元璋望着站起之后,身形修长,即将长大成人的朱高煦,心中不由得一叹:“若你是标儿的孩子,该多好?”
实际上,朱标病逝后,朱元璋之所以犹豫,没有立朱棣为新任太子的原因,正是因为朱棣与朱元璋太像了。
并非不想,而是不能!
因为老大太子朱标、老二秦王朱樉死了,可老三晋王朱棡还活着,按齿序排不到老四燕王朱棣。
另外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朱元璋看朱棣,就如同看着年轻时的自己,纵然朱棣战功卓着,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——腹黑、残忍、暴躁。
为了确保江山稳固,就目前来说,朱元璋是断然不会选择朱棣的,除非朱棣能改变性格,而一个人的习性又怎会轻易变化?
同样的道理,朱元璋对官员极不友好,可谓是“官不聊生”
,若朱棣上位,极可能会像朱元璋一样,继续维持“官不聊生”
的局面。
这种情况,正是绝大多数官员不愿意见到的。
总之,朱棣上位之路,必然困难重重。
朱高煦把朱棣比作汉武帝,正是朱元璋最大的顾虑。
朱元璋并不怀疑朱棣的军事能力,但他更害怕朱棣继位后以举国之力打击北元,杨广三征高句丽败光大隋国力,导致天下大乱,以至于隋二世而亡。
相较之下,如果他能在朱允炆继位之前替对方把“强臣”
都清理干净,并留下一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,何愁大明不能安稳?
不过,朱高煦胆大包天,借以懿文太子朱标生前有中毒迹象之事,戳破了朱允炆“仁孝”
的假面具。
换言之,即便朱允炆继位后,朝堂之上没有了“强臣”
,可观其人近期“动辄鞭打奴仆,异常暴躁,事后又悔恨交加,悲伤难过”
的表现,怕是难以做好一个守成之君。
就在朱元璋沉思时,殿外近侍敲门道:“启禀陛下,张太医求见。”
这时,怔怔出神的朱元璋,被近侍的声音拉回现实,他特地咳了两下,赶走脑海中混乱的思绪,接着起身登上御陛,重新坐回御座,方才沉声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
片刻后,殿门被打开,一位头戴乌沙,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官员,疾步走了进来。
来者正是不久前刚被朱元璋提升一级的张太医,他走到御陛前方十步之外停下,推金山倒玉柱跪下叩首道:“臣太医院院判张逸仙,拜见陛下。”
“有何紧急之事?”
朱元璋没有让张太医平身,而是怀疑对方小题大做,阴沉着脸问道。
他心里明白,张太医负责诊治朱允炆,此来禀告之事定然与朱允炆有关。
但他昨天去探望时,见朱允炆精神尚佳,饮食正常,所以他坚信年富力强的朱允炆并无大碍,修养些时日必会痊愈。
张太医低着头,颤抖着声音道:“臣死罪!”
“高煦是咱的孙儿,不是旁人,你有话快说,有屁快放!
堂堂太医院正六品院判,说话吞吞吐吐,成何体统?”
朱元璋斜了一眼朱高煦,见后者面无表情,略做思考后,便不耐烦的对跪着的张太医骂道。
张太医颤音道:“禀陛下,皇孙殿下(朱允炆)病重。”
昏天黑地,末日愁惨!少年傲立寰宇间,一拳轰开天门,诸神惊惧!魍魉横行,少年负手乾坤定,一足踏碎地府,至此,武祖之名成为传说。...
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,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,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,我去上学了!柳下借阴,阴魂不散!!!...
七年前邂逅的女人突然打来电话,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。为了保护女儿,她选择了以死相抗,殊不知他早已权倾天下...
人界当学霸,迎娶高富帅,成为人间霸主?只想说,你们都想多了?求放过,我只想当个普通的应届生!(ps已有两完本,坑品还算优良,放心跳下来啊!)...
萌妻遇上冷面男,我说这位大叔话没说完。男人面瘫打断了她的话,二十七,只比你大一岁。赵琳嘴角抽啊抽。这人肯定有毛病。还是讲道理好了,免得发病把自己灌成水泥块了。赵琳干笑道,二十七岁先生顾睿炎,我的名字。男人再度打断了她的话。...
美女班主任喜欢刁难我,直到那天,我捡到了她的优盘...